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圓滿落幕 開啟東亞佛教合作契機

教育人文

字級

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圓滿落幕 開啟東亞佛教合作契機

【人間社 知瑞 日本群馬報導】 2025-09-02
日本佛光法水寺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8月25日至30日聯合舉辦「2025年度(第一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人間佛教與東亞佛教的歷史與未來」,安排學術專題演講、AI佛學應用座談會和論文發表會,來自中日韓的學者和法師等近百人齊聚。

25-26日邀請四位學者進行專題演講。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展望今後東亞佛教研究發展重點,應注重「文獻學基礎之重建」和「思想史研究之拓展」;東洋大學教授伊吹敦提醒佛教史研究不應忽視背後的社會互動與跨宗派影響;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柳幹康則以永明延壽的「一心」思想為例,說明教義的創新詮釋既回應了世代變革中佛教重組的需求,並發揮了繼往開來的作用;最後,龍谷大學心理學部教授以鎌倉時代高僧明惠的華嚴修學特色為核心,探討東亞佛教的跨宗派交融現象。這四場演講對於今後人間佛教與東亞佛教研究的發展與合作具有啟發意義。

26日「佛光山AI佛學翻譯系統介紹」座談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由專業譯者校審AI生成的翻譯,秉持忠於原文、多元廣用、權威易懂及弘法利器等四點原則,致力於提升英譯版《佛光大辭典》在佛學、弘法、育才等層面的影響力。此外,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合作的「佛光AI」,也展現佛光山半世紀以來在弘法實踐與文獻積累的成果。

東京佛光山寺監院妙崇法師則彙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日譯計畫,於2025年正式啟動,召集精通中日文且具佛學背景的青年組隊,借助人工智能開發一套嚴謹的翻譯流程,在提升翻譯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維持佛典翻譯的莊重性。本場座談會不但展現人工智能在宗教傳播上的積極應用,更開啟佛教跨域研究的契機。

27-28日進行四場發表會,20位青年學者各自發表研究成果,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文良和青山學院大學教授陳繼東講評。從不同視角和研究方法展開對話,為東亞佛教的學術發展注入新動能。

木村清孝指出,日本佛學偏重文獻學研究,強調嚴謹忠實地理解經文;相對地,中國佛教學者則更願意從社會現實的角度思考佛教如何廣泛傳播。如果雙方能夠多交流,有助於為佛教研究探索出新的方向。

國際交流對於提升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性。東洋大學博士生森原康暉表示,以往發表研究時,主要都跟國內學者對話,思路往往停留在相似的脈絡。然而,此次論壇與各國學者交流,不僅拓展了佛學視野,也使自身研究課題更加的清晰。

28日綜合座談暨閉幕式上,佛光法水寺住持滿潤法師表示,欣見更多人來研究佛教,相信佛教會愈加發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學術大眾化」的理念,期勉好的學術要能走入平常百姓家,並跟生命產生共鳴,學術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和思想。同樣的,透過自身對佛法的實踐,也豐富了學術的內涵。學術和實踐不但相輔相承,而且必須密切交流。

論壇期間,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並安排參訪佛光山本栖寺、東京佛光山寺等,為近代中日佛教交流史揭開新頁,意義深遠。
12345678910第1 / 435頁
追蹤我們